产品 文章 定制单

T : 400-007-3237

会员登录

栖霞山旅游开发专家咨询座谈会在南大落幕

发布时间:19-07-19 访问量:3069 来源:海讯社

7月18日,南京大学和栖霞区人民政府在南京大学国际会议中心共同主办栖霞山旅游开发专家咨询座谈。上午,来自佛教、哲学、历史、考古、诗辞、城市发展、新闻等多个领域的专家教授们还先行前往栖霞山进行了参观考察。专家教授们登临虎山,山川形胜、极目葱郁,深厚优渥的文化景致内涵,以及规划远景的徐徐蓝图,收获了专家们的充分赞赏和期待信心。

  栖霞山文化旅游度假区拥有以佛教文化、山景文化、江河文化、历史文化、地质文化、养生文化、茗茶文化组成的七大文化,其中唐代明征君碑、隋代舍利塔、南朝千佛岩石窟,南朝永宁陵石刻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山内历史文脉随处可寻。专家团上午实地考察了:秦始皇第五次东巡,登栖霞山观临长江之所在,在山下设江乘县;茶圣陆羽当年曾在栖霞山中峰和龙山之间的坡谷地带,种茶品茗三年,如今位于龙山之巅复建了陆羽茶庄;乾隆五次驻跸栖霞山留下的行宫、御花园遗址,乾隆皇帝曾在此盛赞栖霞山为“第一金陵明秀山”,留下一百余首诗篇。

  下午两点,在南京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薛海林,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党委办公室主任王云骏,南京图书馆原馆长、哲学系教授徐小跃,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赖永海,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历史学院教授贺云翱,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社会学院教授张鸿雁,新闻与传播学院原院长、教授杜骏飞,辞赋研究所所长、文学院教授许结,思想家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院教授夏维中,旅游研究所所长、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张捷等,栖霞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王生,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尹军以及栖霞山管委会主任姚学敏等相关人员。

  座谈会开始,南大党委薛海林副书记发言道:“栖霞区是南京最大的主城区、“宁镇扬”同城化的核心区,栖霞山是栖霞区的一颗明珠。我们应当使栖霞山成为栖霞区、南京市乃至江苏省的一张靓丽名片。”

  栖霞山管委会姚学敏主任介绍了栖霞山综合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开发情况:栖霞山资源禀赋,拥有四大国保与七大文化。片区规划栖霞山非遗文创小镇、国际邮轮码头、摄山中医药养老养生小镇、龙山度假小镇、象山产业小镇、栖霞新城区六大功能片区。未来栖霞山旅游度假区的规划愿景为:一、5A级景区,实现时间上由秋栖霞向其他三个季度延伸,形成四季栖霞。空间上由原来的核心景区向四周延伸,增强景区容量;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改短途旅游为度假旅游,实现养生之旅、休闲之旅、度假之旅、禅修之旅、科教之旅、养老之旅、人文之旅等。三、国家级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示范区,集成运用科技手段,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友好型城区,成为低碳城市建设的典范。四、国家级智慧城市和智慧旅游示范区,克服现在各地智慧城市建设中重复建设严重、系统集成度低、概念多、落地少、设备更新维护成本高等缺点,运用最先进的技术、最先进的理念打造名副其实的智慧城市和智慧旅游,形成新城市建设的示范。五、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紧跟时代产业发展趋势,依托国家产业政策,大力培育和发展非遗文创产业,打造配套齐全、环境优美、门类清晰、产业发达的文创产业街区。

 

  座谈会由徐小跃教授主持,会上专家学者们各抒己见,思维活跃,妙语连珠。“栖霞山的资源可谓‘国宝级’,在开发利用时一定要做到精准保护。”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张鸿雁指出,在度假区的打造上,要植入南京独有的“文化基因”,“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要把南京的文化符号、元素融入进去。”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院长杜骏飞教授说,在度假区的建设上,不仅要考虑到旅游功能,还要考虑给子孙后代留下当世的文化遗产,“比如在给建筑、道路起名时,就要考虑到提升文化含量;再比如打造夜间大型演出时,要能彰显这个地区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他表示,度假区还应该利用与仙林大学城毗邻的优势,充分“引智”,培养自己独特的“文艺气质”。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建议,栖霞山要梳理提炼出自己最核心、最鲜明的文化符号,做精做足,打响品牌。“定位不要一味追求‘大而全’,这样反而容易削减最大的生命力,导致面目模糊。”

  南京图书馆原馆长、哲学系教授徐小跃,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赖永海,不约而同地共同强调栖霞山文化开发中突出山水形胜的独特禀赋和文化要素。赖教授说五岳之外江东栖霞为天下山水四绝之一,兼山水之胜地是栖霞。栖霞山的规划发展应当坚持栖霞精神,将栖霞山佛教三论文化核心具化展示。徐教授认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栖霞山的规划发展应当立足于三点创新:一是温故而知新式的创新,将栖霞山已然的存在认真研究从而创新;二是物相杂合式的创新,将栖霞山的各种现有资源综合起来达到创新;三是无中生有式的创新,结合栖霞已然存在的和应然存在的来实现创新。

  栖霞区王生区长总结道:“一、开发建设好栖霞山,是我们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我们应当树立文化自信完成好这项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任务;二、开发建设栖霞山,是一项长期系统的,要体现传承和创新的宏大工程;三、开发建设栖霞山,迫切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助力,尤其是需要专家决策咨询助力。希望以后能与各位专家多互动,多交流。”

  放眼不断更新发展的南京版图,城市拥江发展格局已定,又闻紫东崛起引擎声隆。栖霞山扼要津、得天时,通江达海,站在了南京市新一轮发展的风口,同时也肩负着与之相匹配的历史使命。


©版权 2006-2022上海易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 2006-2022上海易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中国站 关于我们 行业智库 定价 案例 客服中心

首页

在线咨询

免费咨询

免费注册

分享到 - 微信X